寫評論文字, 最易犯的毛病就是惡口, 我們在網路上的討論串裡面經常聞到的煙硝味, 往往是惡口所致.
最近幾篇文章, 看得我心驚肉顫, 不得不警惕自己在寫文章的時候, 應該多做自我反省, 而非批判.
惡口不必然帶有髒字,但是傷害人的力道未必輸給髒字.
"批判"一詞普遍為學界所愛用, 左派尤其, 但"批判"很難做到不惡口,尤其是在批判別人時.
我讀法蘭西實驗室的誰管亞美尼亞在哪裡?, 發現許多批判洪蘭老師的話傷到了洪蘭老師, 只因洪老師以學生不知亞美尼亞為例來批評現在的大學生.
當然, 不難理解, 洪老師之所以被批得很慘, 正是因為她的批判力道傷到了太多人, (會有多少人知道亞美尼亞在哪裡?), 洪蘭老師本意良善,卻因引喻不當招來惡口, 洪老師本身的不當引喻當然也算是惡口.
再來我發現到法蘭西實驗室的文章又招來一番批判: 是的,我還是堅持那不叫國際觀 . 該篇文章還把一個很常被揪出來的校長抓出來再批一次.
一個看似兼具教育家慈善家與宗教家身份的學者, 卻被批得這麼慘, 原因只有一個,他批別人時雖然不帶惡劣口氣, 但傷人力道不小.
我很喜歡這個母親説的:不要「批判」,而是要「討論」.
是的, 把批判的想法轉換成討論的作法, 讓對方覺得你的想法是對的, 而願意跟你一起做改變.
有哪一個人被批鬥得滿臉豆花還願意認同敵對方看法的? 很少吧? 有也是大菩薩. 但多半人不是菩薩, 我們大多喜歡參與討論, 不喜歡成為被人批判的對象.
批判和討論到底差在哪裡? 不在乎對方聽了會抓狂的叫做批判, 很在乎對方是否一起反省成長的才叫做討論. 佛教徒有個term叫做逆增上緣, 看不懂沒關係, 我覺得用討論取代批判就是很好的實際做法, 尤其是當你本身被批判得很慘時, 更要記得: 用討論取代批判.
我今天會有這樣的反省, 得感謝曉風女士寫的這篇文章名廚,有用嗎? , 有關這篇文章的"討論"除了前面引文裡少正卯的看法之外,還有黃國洲發表在蘋果日報論壇(2007.8.20)裡的這篇
作家 公允嗎?(轉載如下)
最後,再分享一句話, 忘記今天在哪裡看到的,大意是: 讓一個人接受新想法還不是最困難的, 最困難的是讓他拿掉舊思考.(剛好今天看到一篇文章, 台灣新地理, 很好的印證, 有關這篇文章就改日再聊了)
=====================
作家 公允嗎? 作者:黃國洲 原載於蘋果日報論壇(2007.8.20)
送小孩至安親班後,買份報紙回家。攤開報紙讀到副刊時,見到曉風女士的《名廚,有用嗎?》一文,雖然她堪稱國內的散文名家,不過自她擔任「搶救國文聯盟副 召集人」,我知道自己不必對這篇文章有太大期待。對於此類「先射箭再畫靶」的觀點,在現今口水滿天飛的台灣社會,早已司空見慣。
曉風女士借「空廚餐點」名實不副來痛責「教育改革」召集人李遠哲,並以「小悲劇」與「大悲劇」等字眼來譏諷。她在文中指出,航空公司標榜聘請五星級飯店名 廚設計菜單,但空中廚房的「大鍋菜」卻令她一改以前「含忍的美德」,怒斥「褻瀆」了她的口腔。她認為遭航空公司所騙,話鋒一轉「牽拖」到台灣教改,「李政 府」請來「李博士」也是類似的騙局,甚至更離譜,因李遠哲管教育,彷彿叫名廚去設計晚禮服。
不知曉風女士的饕餮之嘴到底有多刁?但見得到印刷精美菜單的艙位不是頭等即為商務,如果她所吃的是如此不堪的「大鍋菜」,那尋常人家坐的經濟艙餐點豈不如 同「飼料」?台灣有句隨遇而安的俗諺:「出外人不餓就好。」更何況航行用膳必然囿於時空。航空公司出於美意,在有限的條件下力圖改善,除非該名廚不曾實際 設計菜單而僅是掛名,否則直言「騙人」是否太不厚道?
其實以五星級飯店名廚作號召,早已是各家航空公司的行銷手法,且行之有年,為何曉風女士彷如發現新大陸般大驚小怪?平心而論,台灣航空界的餐飲與他國相較 絕不遜色,至少不會像中國內地一樣,喝到甜膩可怕的即溶咖啡?當然,曉風女士文章重點不在餐點,航空公司受「教改」之累,成為台灣亂象的另一頭替罪羔羊。
李遠哲功過自有公評
非教育專業,就不能帶頭來領導教育改革工作?曉風女士此番論調讓我想起當年任職國會助理的一段往事。當年吳京以大學校長轉任教育部長一職,教育部內師範體 系官員暗扯後腿,常以「非教育專業」出身來質疑吳京,並不時慫恿我那隸屬反對陣營且是教育委員會召委的老闆、陳永興立委,與吳部長較勁。結果,反遭當時的 陳立委問道:「專業又如何?台灣教育淪落至止,不就是你們這群師範出身的官員所造成?」
李遠哲對教改的功過自有公評,但將所有責任歸咎於他且無限上綱批評他自認「全知全能」,是否失之偏頗?而讀到那些幾近羞辱字眼形容「李博士管教育除非是三太子降身……」,已難與昔日《再生緣》、《我在》書中的文字產生聯繫,耳畔出現的彷彿是一串罵街的聲音!
作者為自由作家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