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/01/11

台灣發展史之閩客鬥嘴篇

前幾天太太要我陪她去新埔義民廟走走。
於是,我給她上了一堂歷史課︰
「義民廟是當年林塽文之亂(革命?)結束後,載著客家人屍體的牛車在這邊故障,所以當場擲茭決定就地掩埋,也就是你現在看到的這座墳。」
「都是客家人嗎?你怎麼知道都是客家人?沒有福佬嗎?」︰我太太竟然問一個教人不知如何回答的問題。
我很不耐煩地回她︰「是的,都是客家人!當年閩客分得很清楚,不太往來的。」(是嗎?我也不知道。)

此時腦中出現的是一幅悲壯畫面,狂風暴雨中一輛滿載屍體的牛車,停在泥濘不堪的路邊,一邊的木輪深陷而車身傾斜著,幾個簑衣人在車旁亂成一團,有人死命拉著走不動的牛,有人在車旁、有人在車後吆喝著推著車。我根本沒有機會把這畫面描述出來,我記得當年叔公們講故事時是有這幅畫面的。叔公們氣定神閒,你一言我一句,巨細靡遺,添油加醋地說著這段故事。當時的我聽故事,絕不像我太太這麼多嘴。

我們往墳旁的石碑走去,我蹲了下來,原本要唸一段有關林塽文的記載,炫耀一下本人的知識淵博。

碑文很短,大概意思是︰戴潮春事件發生,為防止林塽文事件重演,客家義勇南下…,死者集中葬於此附塚。

「奇怪,明明是林塽文…」我突然滿腦子問號,怎麼回事?怎麼變成是戴潮春了?難道叔公們講錯?不,我在書上看過,是林塽文才對。

「戴潮春耶?」太太倒是不在乎我講對講錯︰「是你們戴家的耶!」

哇哩咧,我太太在高興什麼?而且在墳前說我姓戴,是要他們從墳堆裡跳出來嗎!?

我又仔細看了一下碑文,喔—原來是「附塚」。我搞錯了,主墳在不遠處。我趕緊跟太太澄清,並且往主墳走去。

「不會錯的,是林塽文。」我邊走邊強調著︰「戴潮春這是附塚。」

後來,在主墳的碑文上,證實了本人是對的,證實了本人是博學多聞的。但我太太還是關心著,他們為什麼要集中葬在這裡?他們的家人呢?他們沒有子孫嗎?
「他們人都死了,哪還有子孫!?他們死的時候應該都還很年輕吧。」我知道我又胡說八道了。但是,我太太似乎不介意我的胡說八道,她的下一個問題差點讓我跌倒︰
「我搞不懂…這些客家人到底是林塽文的人還是清廷的?」
「(唉!…)當然是清廷的,所以才會封為義民啊。」
「那他們為什麼要幫清廷去打林塽文?」
「因為清廷徵召客家鄉勇去打。」我知道我在答非所問,我心裡面其實是說︰「我也不曉得為什麼客家人要幫清廷打林塽文?只因為林塽文是福佬嗎?」
「好,清廷徵召,為了自保那也算了,但是南下去打,這就有點…」我太太真是直接踩到痛點了,我確實沒辦法回答。
「這其實是有點敏感,」我一邊說著一邊往廟埕的方向走去,我想起一件事,所以就扯遠來談︰「其實,我們不曾在這裡拿香拜過。」
「因為是客家廟,所以你們不拜?」
「嗯。」我根本不知該如何回答,我又想到一個好比喻︰「這種事情很敏感的,就像現在的本省外省情結。從前福佬與客家之間的劍拔弩張,絕對更有過之,動不動拿刀互砍的。」
「不太一樣吧,現在的族群問題是因為有先來後到…」
「一樣,一樣,福佬也是先來,客家稍晚。」
「所以是利益衝突的關係?」
「呃…也有,也不全然是。就像現在的省籍矛盾,再過個兩百年後回頭來看,也是莫名其妙。」

老實說,即使經過兩百年,在客家地盤談閩客問題,我仍不免感覺膽顫心驚。走著走著,看著廟埕上人來人往,我突然又想起一件事︰
「第一次記得是三叔公帶我們來的,」我一下子掉進泛黃的回憶裡,而周遭的一切似乎都跟從前沒什麼兩樣,廟埕、大樹、小販、來往的人、花園、興奮的小孩…「奇怪的是,我們似乎從來不曾走進廟裡。」我一邊說著一邊朝廟裡走去。進了廟裡,我抬頭看了一下周遭,人聲雜沓,香火鼎盛,但是建築內部看起來很陌生,我確定我從不曾踏進廟裡一步。對我太太而言,這應該算是新聞,因為她知道我愛逛廟;其實,我叔公們也是,他們愛逛廟,愛品評風水座向,但他們來到「義民亭」,卻從不進廟裡。我跟太太走進沒多久就被香煙給嗆出來了, 所以沒有照我的慣例左進右出或右進左出。
我的印象中義民廟常常是廟門緊閉的,我也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,門沒開當然就進不去,說刻意不進去也不對。很奇怪,為什麼印象中的義民廟,門都是關著的,即使是神豬比賽的時候也是。(我的記憶到底對不對?)

結束了這堂胡說八道的歷史課後,我們開車離開,我才說出不太好說出口的一些話︰
「其實,客家人站在政府那邊,幫清廷打壓民眾抗爭,是有人不以為然…」我說得還是含蓄了。
「現在還不是這樣,你爸不是常說”憨客仔, 都挺國民黨…”。」
我太太真是敢講,也不瞧瞧在誰的地盤上。沒錯,這是一種現象,一個事實,台灣歷史上客家族群與福佬爭鬥不斷,較為弱勢的客家族群藉由第三勢力與福佬抗衡,理所當然,我覺得其中不應有任何道德判斷。

「我相信我阿公那一輩還是有相當深的閩客歧視,他們那一輩的與客家人通婚的阻力一定很大。」︰我一邊開著車一邊說著。
「什麼以前!我阿嬤就跟我哥交待過,”兩種人你不能娶,一個是外省,一個是客家。”」
談到我太太娘家的這位阿嬤,如果生在歐洲,鐵定是個納粹狂熱支持者,生在中東則必然凱達。
「那阿嬤大概沒想到她兒子會娶了一個客家人。」︰我說的是我岳母,雖然她一句客家話都不會。
「哪有,我媽說我外公(客家人)是被招贅的,所以她不算客家人。」
「@#$&*…(這是什麼奇怪理論?)」

閩客鬥爭尚未結束,後代子孫繼續努力。

0 意見: